查看原文
其他

性并不能拯救你的亲密关系,爱才能

涵予大朋友 归心之旅 2022-03-16

Relationship


最近席卷公众号的选题是性。起初是因吴彦祖不经意的几句话,无性婚姻成为热门话题,紧接着,是“小猪”罗志祥的性丑闻占据媒体半壁江山。


谈性对我来说有些挑战,然而看到几篇阅读量很大的文章都是一边倒的口吻,强调亲密关系或者婚姻内性有多重要,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身体需求,如果没有性不如分手......诸如此类之后,感觉有点不妥。


我当然不反对女性重视身体需求,压抑并不是好的选择,但我更不认为一段亲密关系的品质与性有太大关系,过于强调性很可能带给人新的困扰,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。

 

1. 

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?

 

编剧廖一梅在话剧《柔软》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:“每个人都很孤独。在我们的一生中,遇见爱,遇见性,都不稀罕。稀罕的是遇见了解。”这句台词某种程度上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写照:大家普遍感觉到孤独、寂寞,即便是在婚姻中,在一段亲密关系里,也常常像一座座漂浮的孤岛,彼此之间的连结非常浅。


有多少伴侣回到家却无话可说,只是各自行使着家庭职责,忙忙碌碌于生活琐事,没有任何深度的交流。有多少伴侣彼此都不曾好好地凝望对方,或是有牵手、拥抱、脸贴脸这样亲密的动作。如果在生活中都很少有真实的亲密,即便是性,恐怕也只会沦为床上运动,并不会真的为感情加分多少。


一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说,他在众多对性生活不满意的来访者身上看到的,恰恰是对爱的不满足。多少说自己性生活不理想的人,其实是在抱怨伴侣间缺乏饱足的情感交流,缺乏爱的流淌。性只是借口,是挡箭牌,是缺乏觉知误以为原因在于性。


我身边的很多案例表明,这时代伴侣之间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两人的精神沟通无法对等和同频。因为缺乏心灵的沟通,缺乏信任、理解和互相包容,自然,性爱的品质也会大打折扣。正因为天天生活在一起,要共同度过几十载的风风雨雨,能够让两人共同走下去的,起初或许是心动、爱慕、物质和性,但再往后,靠的是两个人的精神交流、相近的价值观,乃至心灵共鸣。

 

如果伴侣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品质不高,即便有再多的性生活,恐怕各自心里还是会觉得很孤独,很不满足。看似最能拉近亲密感的性,却从来都无法解决人内在孤单和分离感。它只是一时把问题遮蔽住,很快,矛盾会卷土重来,伴侣们依然焦头烂额,对关系充满愤怒和抱怨。

 

我有几位很艺术家个性的朋友,他们崇尚自由,强调身体解放和身体权利。他们离开家庭,去到山林乡村,画画、写诗、拍片子,结交男伴女伴,但一段时间下来,我并未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任何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的喜悦,反倒多了几许沧桑和迷茫。有时我在想,那些倡导性解放的先锋人士,看上去前卫大胆,敢爱敢恨,对世俗生活深恶痛绝,非要创造另一种的生活模式,会不会反而是被另一套狭义的独立自由言论洗脑了,而陷入了另一个囚笼?真正的自由到底是什么?是形式上的我行我素,还是心灵的彻底解脱?


2. 

正是因为没有爱,你才把性变成了问题

 

无论是古代养生术还是现代营养学,都提到食物对人的影响。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,你吃什么就是什么。我们摄取的食物越油腻荤腥,它对我们荷尔蒙的刺激越重,人就更容易心气躁动,欲望丛生。


不仅仅是食物,现代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刺激人的感官神经。网络上稍不留神就跳出充斥着性暗示的画面或标题,牟利的商家以此为手段吸引人点击、消费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,人的色欲会被格外激发,我们都已经看到,如今性犯罪的年龄越来越小。

 

据说还有社会学家说当下是性生活的黄金时代。的确,性就跟食物一样如此轻易、随便、唾手可得。或许是现代人生活的压力太大需要释放,透过性,一个人可以短暂地忘我。就像美国50、60年代LSD风靡于嬉皮士当中,他们借助大量药物来体验合一的感觉。也许是每个人都感觉内心寒冷,无处取暖,才这么渴望透过性来达成亲密。


一方面是纵欲狂欢,一方面是精神与心灵的极度空虚。越孤独,越渴望亲密。越纵欲,越感觉孤独。久而久之,性成了人生中最难跨越的瘾头之一。

还是想提一提罗志祥。

 

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,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,此时的罗志祥会不会非常后悔,又会不会有所醒悟?说起来,他应该是在情爱关系上业力太重,加上身处浮华的娱乐圈,名利双收带来太多便捷资源,骄傲过头,终于老天给他一记重重的警告。

 

就像周扬青说的,罗志祥一定是爱过她的,他为她做过很多事。只是,他无法摆脱自己的习气。说到底,不是他负谁,而是他救不了自己。

 

我始终觉得人在某方面成瘾,都是因为内在过于空虚,所以要借助外物——有的人是性,有的人是毒品,有的人是食物,有的人是赌博——来寻求一时的满足,暂时性地逃开那种空虚感。或许偶尔夜深人静时,他们也会感觉这样的生活像个无底漩涡,心中非常惶惑不安,但白天醒来,又一切照旧。既缺乏动力,也缺乏机缘促他改变。

 

克里希那穆提在《最初和最终的自由》里问:为什么我们把性变成了问题?他说,“性行为对你来说不是问题,就像吃饭对你来说不是问题一样,但是如果你整天都在想着吃或者别的什么,因为你别无可想,那就成了问题。...... 性有它自己恰当的位置,它既非纯洁也非不洁。但如果头脑赋予它极度的重要性,它就成了问题。因为头脑依赖那些(身体的)快乐,就会把性捧得很高。头脑拒绝爱,而没有爱就没有纯洁;正是因为没有爱,你才把性变成了问题。”


如今,九年的感情以这样的方式画上句号。他们之间是缺少性吗?不是。是缺少浪漫和激情吗?也不是。性和爱恋/激情无法维系健康长久的关系,除非我们认识到,爱才是一段关系品质的基石。

 

我愿意这样看,这件事对于罗志祥来说是个恩典。他以为自己拥有一切,但老天瞬间把这些都拿去,透过让他“身败名裂”来帮他醒悟,找到一条回头路。罗志祥的父亲离世后,他曾在演唱会上哭着对天上的父亲说,自己一定要好好做人。他并非邪恶之人。只可惜,终究习气太重违背本愿。希望这次事件,对他来说是一次最有力度的机会,他能够浪子回头。

 

3. 

真正的恩爱,不需要透过性来维系

 

记得几年前刘若英出新书《我敢在你怀里孤独》时谈到和他的先生是分房睡,连看电影都会各自选自己喜欢的影片,进不同的影厅。我和一女友同时看到这消息,女友马上笃定地说他俩的婚姻一定有问题。

 

“哦,为什么呢?”我不解。

 

“哪有感情好的夫妻俩会分房睡,而且连看电影都分开,这婚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!”她毫不犹疑地回。

 

我猜测女友的观点能代表很多女性。直到现在,依然有许多人固执地相信伴侣之间必须得有频繁而规律的性生活,否则关系就不正常。许多人很难理解,也不愿意接受,感情深笃的伴侣也可以分房睡,并不需要天天黏在一起。大家生活习惯不同,分房睡可以得到更好的睡眠质量。各自喜好不同,就不需要事事都在一起做。


爱人并不是连体婴,真正有品质的感情,从来不需要刻意秀恩爱,也不需要找各种方法捆绑对方,更不需要借助多少性爱来维系,反而彼此尊重、信任,给予对方空间,生活得平淡从容,才有真幸福。


知乎上一位网友这样说:“如果夫妻生活和谐,那么性只占到你们生活的10%,如果夫妻生活不和谐,那么性可能占据你们生活的60%。”


我的一个好朋友和她先生从大学就相恋,后来也经历过分分合合,十年前结婚,到现在两个人感情非常要好,男生照顾女生无微不至。女友告诉我说他们很少有性生活,但是感觉生活非常满足、幸福。

 

美国一位性治疗师Judith Steinhart对多个无性夫妻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,只要两人在性爱频率上达成共识,就能顺畅地在无性关系中获得亲密感。所以,重点在于关系的双方是否真正亲密、真正融合。

 

有一部非常动人的爱情电影《一呼一吸》,故事主人公原型正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乔纳森的父亲和母亲。

电影《一呼一吸》海报


男主角罗宾新婚后不久突发脊髓灰质炎(俗称“小儿麻痹症”),瞬间,这位生龙活虎、充满运动细胞的年轻人就倒下了,脖子以下全部瘫痪,不用机器就无法呼吸,甚至有段时间都没法说话。此时,他深爱的妻子黛安娜刚刚怀孕。罗宾一度求死,但在妻子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,重新振作了起来。

 

在一位教授朋友的帮助下,罗宾有了一台轮椅呼吸机,这样,他就可以不用时时刻刻都躺在床上了。但呼吸机的管子得始终插在他喉咙处,一旦离开,很快他会窒息而死。坐在轮椅呼吸机上的罗宾,在妻子和兄弟的陪伴下,不仅周游世界,还大力推广着自己的同款轮椅,为了让病友也能体面地生活。罗宾的乐观和坚强,让他的医生都感叹,从他身上学到了比医学院多太多的东西。

电影《一呼一吸》剧照


罗宾和黛安娜婚前一见钟情,两人的感情在罗宾瘫痪后更加升华。记得剧中有一幕,罗宾在病床上,看着忙前忙后的妻子,他温柔地笑着说,你去找个男伴吧(大意)。黛安娜俯在罗宾胸前说,不,我有你就足够了。他们几乎没有性生活,但你能从他们的每一幕生活场景里感受到那份绵长、深邃、饱满的爱。无论是四目凝视,手握在一起,或只是一起躺着,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里流淌着的爱,早已远远超越了性爱本身。


我也想到年少时特别喜爱的作家史铁生先生。他也是很年轻就罹患重疾而导致双腿瘫痪,终生都得坐轮椅,后又引发肾病并恶化至尿毒症,需要永久透析。上天给了他一副虚弱的身体,但也赐予他一位美丽而明朗的妻子陈希米。陈希米自始至终都陪伴着史铁生,直到2010年末先生离世。他们不见得能拥有像普通人一样的夫妻生活,但他俩之间的精神交流和心灵默契,是多少人所仰慕与渴望的。

 

4. 

从匮乏到富足,从分离到爱


夫妻生活的版本很多,完全不需要遵从某种特定的“幸福样板”来生活,那样真是捆绑自己,也捆绑他人。有时候是我们太不自信了,太不独立了,常常被媒体营造的所谓幸福生活的假象蒙蔽,以为非得怎样生活才叫满足。幸福从来都是悲喜心自知,说不定你羡慕的那个人正在羡慕你呢。眼睛总往外看,就很容易忽视了身边微小的幸福。

 

在采访赖声川的太太丁乃竺时,丁姐说的那句话给我印象极深:一无所知的人一无所爱,爱是一种能力,需要用心学习。

 

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中缺乏爱的浓度和深度,我们才如此执着于性的满足。我们一直在寻求的并非生理满足,而是心灵的饱足。

 

无论是独自生活,还是有伴侣有家庭,我们都需要学习爱。爱,并不仅仅是爱上谁、和谁坠入爱河,也不只是如信仰那般的奉献和付出。爱,是全部,是永恒,是唯一。是慈悲和包容,是欣赏和接纳,是回归源头,是整合与合一。我们都有爱的品质,我们都可以成为神秘的苏菲行者口中甜美的爱人——心中荡漾着无限之爱的人。或许你会说这很难,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,但我相信这是我们生命的方向,是最该被看重的事。

电影《一呼一吸》剧照


因而,在这人间,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爱重自己,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是精英还是平民,我们都珍重自己这一世所拥有的各种特质,珍惜自己,不与自己为敌。

 

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内心的匮乏和分离感,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孤单、渺小、不值得被爱,所以一直向外追寻,渴望透过伴侣,透过财富,透过名誉地位,来获得一种圆满、有价值的感觉。

 

唯有自爱能够消弭这份虚妄,我们最终会体会到,爱一直在心底,祂从不因身体健康与否,婚姻美满与否而远离我们。人间总有残缺,可有了爱的心,我们可以平和、平淡地面对一切无常。从而,我们可以把这份爱的品质延伸出去,爱家人,爱陌生人,爱这世界,爱自然万物。

 

在和爱人相处的过程中,我们自然会带着尊重、珍惜、欣赏的心情与Ta在一起。无论Ta懂与不懂,我们都能自在地生活。关系说到底只有一种,那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。如果自己内心相对稳定、顺畅,相信和伴侣的相处也会比较融洽。这时候,性爱与否,都会顺其自然。它不再会成为困扰,而只是情侣间自己的相处模式,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 

最后,我想改一改廖一梅的那句台词,“每个人都曾感受过孤独。在我们的一生中,遇见性,遇见了解,都很难得。更难得的是我们终于学会了爱。”


~ end ~



 


作者:张涵予

公众号「Now归心之旅」(原名: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)创办人,公号内容专注于身心健康、心灵觉醒、生命教育层面。曾就职于凤凰卫视《鲁豫有约》、优酷土豆媒体集团,现为自媒体人,独立采访人,探访和倾听生命探索者们的声音。愿公号「Now归心之旅」成为一座桥梁,传递生命之爱与智慧。


相关阅读


您或许还想看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内容



归心良品


透过香气 净化身心




Now 归心之旅
专访 · 转载 · 产品合作:晓溪(微信:xiaoxi36677)扫码关注我们

👇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进入为您严选的身心健康好物商城

点「在看」,分享爱与智慧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